- · 《图书馆建设》栏目设置[09/30]
- · 《图书馆建设》数据库收[09/30]
- · 《图书馆建设》投稿方式[09/30]
- · 《图书馆建设》征稿要求[09/30]
- · 《图书馆建设》刊物宗旨[09/30]
文旅融合视域下图书馆与旅游业协同创新路径探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1 引言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和旅游相互渗透,融合共生已经成为当前发展趋势[1]。图书馆在保证其公益性的前提下,开发和利用自身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及文化功
1 引言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和旅游相互渗透,融合共生已经成为当前发展趋势[1]。图书馆在保证其公益性的前提下,开发和利用自身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及文化功能,依托旅游产业进行适当的功能深挖和管理机制创新,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文化价值,赋能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与旅游协同、共生、可持续发展。然而通过梳理已有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案例,笔者发现当前图书馆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略显不足,呈现出主体创新能力薄弱、市场需求细分不足、协调与合作缺乏、资源分散、整合效率偏低等特点,无法真正发掘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承载体的价值。基于此,本文在文旅融合视域下,通过梳理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以促进图书馆和旅游融合发展为研究主题,以协同创新理论为研究基础,探索图书馆和旅游的协同创新维度,挖掘图书馆与旅游的协同创新机理与实践路径,提出实现图书馆与旅游协同融合的发展建议,以期为图书馆与旅游协同融合提供借鉴与启示。
2 协同创新理论及其相关应用研究
2.1 协同创新相关理论
协同创新理论是以协同论、系统论和耗散结构论等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创立的,并结合了生物学中的三螺旋理论[2]。协同是指系统中的各子系统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实现个体无法独立实现的效果,达到1+1>2的效果。协同具有整体、系统、交叉、跨界特性,强调在协作的整个过程中系统各要素间相互有序推动的过程[3]。协同创新是各个创新主体要素进行知识共享、资源优化配置、合作创新的过程。从整合与互动两个维度来进行分析:前者主要包括目标、信息、行动和绩效的整合;后者包括创新主体间的信息共享、部署统一、系统优化以及行动最佳协调[2]。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通过主体的互相支持和创新要素的优化整合,实现系统匹配和价值再创的过程[2]。
2.2 协同创新理论在文旅产业及相关领域的应用
当前协同创新理论在文旅产业融合及相关领域的实践应用已经成为热点。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目前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部门和产业之间协同创新意识薄弱,个体之间协同创新能力缺乏,资源整合效率低且配置优化不足,集聚创新要素的有效机制缺失等问题,而协同创新理论对于解决上述问题来说意义重大[2]。麻学锋等(2010)认为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是促使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原因,旅游融合主要通过市场融合、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和功能融合四条路径[4]。白翠玲等(2013)认为旅游业协同创新是驱动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通过“投入—产出法”对河北省旅游业进行协同创新的分析,提出协同创新系统中的知识传递,是提高旅游协同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和重要内容[5]。罗栋等(2015)认为旅游产业协同创新是资源充分共享、主体深度协作的过程,是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动力,伴随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全过程[6]。刘中华等(2020)基于图书馆耦合非遗数字人文服务的研究与实践现状,提出图书馆+非遗项目的创新服务路径[3]。
2.3 协同创新理论在图书馆与旅游相关领域的应用
国内学者对图书馆与旅游融合的研究较多,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图书馆与旅游研究则相对缺乏。笔者在中国知网(检索日期为2020年10月20日)以“图书馆”+“旅游”为主题词进行检索,累计获得相关文章2 256篇;以“图书馆”+“旅游”+“融合”为主题词,获得相关文献316篇;以“图书馆”+“旅游”+“协同创新”为主题词,得到的相关文献仅为10篇。总体来讲,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国内学者对图书馆与旅游融合的研究成果相对丰富,关注点多聚焦于图书馆与旅游融合模式创新、人才培养、实践路径思考以及典型案例分析[7]。王世伟(2019)归纳了国内外图书馆文旅融合的理论与实践,总结了我国公共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的相关案例,从新机制、新理念、新路径三个角度,提出了实现公共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8]。查炜(2020)梳理了图书馆与“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不同程度的融合发展现状与问题,对图书馆在文旅融合中坚守文化责任、拓宽发展空间提出了对策建议[9]。吴君全等(2018)分析了锦屏县图书馆近几年阅读推广活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服务、打造品牌的思路(理念)及具体构想,他们认为在公共图书馆品牌塑造的过程中,需增强对当地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有效协同[10]。
文章来源:《图书馆建设》 网址: http://www.tsgjszz.cn/qikandaodu/2021/0804/1686.html
上一篇:图书馆如何助力新时代文旅融合快车
下一篇:
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论文_近五年我国图情领